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4606/之所以把热干面作为开篇,那是因为我刚才过早就是吃的热干面,更加重要的是热干面是武汉这座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标志。在这个吃货当道的年代,一种美食,一种小吃就是一座城市的标签。比如,提起烤鸭,你会想到北京;提起狗不理,你会想到天津;提起肉夹馍,你会想到西安;提起火锅,你会想到重庆……
江汉路重修步行街的时候,伫立了一尊做热干面的铜像,位置很巧,正好在我以前工作了十多年的四明大楼的旁边。大概作者要表现出雕塑作品里主人翁的伟岸和大气,铜像是一手抓面,一手持笊篱,抬头挺胸,双眼远眺前方,手中的笊篱已经被游客抚摸的金光亮闪的。坊间广为流传的热干面发明史是这样的,民国时期,大概是30年代,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人,在关帝庙一带卖凉粉和汤面。有一天,天很热,面没卖完,李包担心面发馊变质,就把剩下的面条煮熟捞起来摊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壶,油泼在了面条上,李包索性把麻油拌合在面条里,然后将面条扇凉。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了麻油的熟面条在开水里烫几下,滤去水,放在碗里,加上盐胡椒酱油芝麻酱葱花辣萝卜丁等佐料后,立刻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李包卖的是什么面,李包顺口说来热干面。此后便渐渐传开了。
我不太相信坊间传说,这个传说的关键是偶然打翻了麻油壶才发明了热干面的,那和热干面相近的凉面怎么解释呢?凉面的制作工艺就比热干面少了在开水里烫的这个环节,其他的工序和作料等都差不多,难不成也是偶然打翻了麻油壶?我倒是宁愿相信热干面是在凉面的基础上发明的,因为冬天的早上是不能吃凉食物的,于是干脆就将凉面用开水了烫热,加上佐料再吃的。
所有的特色食物似乎都要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样才显得有文化,有内涵,好让食客吃的不仅仅是食物,同时还喝下了墨水,还吃下了文化,甚至还可以彰显身份,增加自豪感,这才满大街的贡品、御赐标签泛滥。食物终究是给人吃的,可口、耐饿、便宜才能大行其道恒远久长。
我从小并没有觉得热干面好吃,也很少有机会吃。大多数武汉人在外面过早,而我家里的生活习惯是在家吃,也大都是吃泡饭,将头天没有吃完的米饭用开水泡一泡,或者煮一下,就着腐乳辣萝卜酱瓜等咸菜吃,或者奢侈点,花四分钱买一根油条,沾酱油吃。读小学的时候很羡慕同学们,他们可以拿着油条面窝油饼油墩欢喜坨剁馍粑粑边走边吃,还有在街边的摊点上吃热干面豆皮米粉,喝蛋酒清酒豆浆,他们吃的好,还可以睡懒觉,边走边吃不是很省时间么,而且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够在外面吃东西无异于是另一种炫耀了。于是我回家和父母提要求也要在外面过早,父母相对无语,最后给出的解释是那些同学的家长都很懒,自己睡懒觉,早上不愿意也没时间给他们的孩子做早餐,只好给一毛钱和二两粮票,让孩子去外面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外面吃多不卫生啊,看看那些碗和筷子,前一个人吃过了就在水里洗洗涮涮,然后又给下一个人吃,很容易得传染病的。我信了,也为我父母每天辛苦地起早床为子女做早餐而感激,同时也庆幸自己没有得上传染病。到了上中学,学校要组织冬季长跑,而且跑步的时间又很早,不能吃了早餐再去跑步,所以只好先到校,跑步结束后就在外面过早,父母只好每天给我钱和粮票,我就在外面过早。父母依旧起得那么早,因为他们自己也要过早,而我还真得过一次传染病,而且是极强传染性的黄疸性肝炎,按照父母的说法这一定是在外面过早而被传染的,后来住院的时候听医生一说才知道,原来黄疸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染途径就是通过不洁食物传染的,这也让我从此以后不再羡慕那些每天在外面过早的人,自己也尽量亲自动手做早餐了。
那个年代个体经营户是不存在的。小学同学周武的爷爷就是开个体户餐馆的,后来被公私合营了,成了光明食堂。延庆里口上的摊点一看就知道是居委会办的。而公安路口的一品香好像是国营的。无论是什么体制,是谁办的,我觉得随便哪一家的做的东西都挺好吃的,尤其是热干面。
每天清晨,人们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师傅们就要起床开始做准备工作了。掏开昨天封好的炉子,架好巨大的铁锅开始烧水,等到锅里的水开始沸腾,放进水切面,煮沸后将面捞出来,摊在用马口铁做成的大案板上,浇上菜油(芝麻油太贵),用特制的很长的竹筷子挑拌均匀,再打开鼓风机或者电风扇对着吹,边抖动边吹风的面很快就凉下来,然后将面盛在一个大大的筲箕里,掸面的工作就结束了。随后就是辅助工作了,调和芝麻酱,切辣萝卜丁,洗小葱并切好。一切准备就绪,天已是蒙蒙亮。过早是需要买票的,不同的吃食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牌子来代表,牌子有的是竹子做的,有的是塑料片,也有用写上吃食名称的小纸片,还有的小纸片上盖上了公章,防止作假。热干面分成二两的和三两的,二两热干面要花一角钱和二两粮票。师傅接过牌子,开始下面,只见师傅右手持笊篱,左手在筲箕里抓面,然后放进笊篱里,将笊篱放进沸腾的水了,左右上下晃动,左手拿上一只碗,将汆好的面倒入碗中,放下笊篱,依次往面碗里加入盐味精酱油,然后用类似于检查口腔的压板的一块竹片快速地挑两下芝麻酱到碗里,最后加上辣萝卜丁葱花,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热干面就做好了。食客接过热干面,坐到桌子边,有小板凳就座,没有小板凳的就或站或蹲。桌子上放着香醋瓶和盛辣椒粉罐子(一般用不起辣椒油),随意自取,食客从筷笼里取出筷子,必须要趁热将碗里的面搅拌均匀,然后便可以大口享用了。
依稀还记得当年的儿歌:卖面的老师傅,额,来一碗热干面,好,多把点油少把点盐,多把点香葱不要大蒜头……这种一问一答的童谣更适合两个人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武汉热干面和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面,可被吐槽最多的就是武汉热干面。若干年前,一个北京朋友小宋来武汉,我请他去吃热干面过早,在我的一番介绍和吹嘘后,他也是满心期待,可端着热干面刚吃两口就被噎住了,赶紧拿起桌子上的醋瓶子,倒了一些醋在碗里,搅拌后再吃,似乎还觉得干,于是又倒了很多醋,我赶忙制止他了,说,你这都倒了半瓶醋了,这老板才是亏大发了。看他难受的样子,我就没让他继续吃下去了。他叹道,热干面,还真是干了。看来“干”是热干面被吐槽的槽点,可热干面就是要“干”才真正称得上热干面的称谓了,至于说别人喜不喜欢那只能随意了,反正武汉人是喜欢的。寒冷的冬天一碗热干面让你浑身发热,炎热的酷暑一碗热干面让你心满意足,过早的时候一碗热干面让你肚里充实,宵夜的时候一碗热干面让你安然入眠。
热干面好不好吃,关键有二。首先是掸面,水切面入水熟的时间的把握至关重要,煮得过熟则会糊汤粘牙,煮得过生则会过干硌牙,只有恰到好处的面才会劲道爽口。其次就是芝麻酱,必须采用石磨的纯芝麻酱,再用芝麻油调和均匀,黏稠度要达到某巧克力广告所描写的“丝滑般的感受”才是最佳。
我有过两次在外地吃热干面的经历。一次是在北京出差,在东单北京饭店的门口举办了一个美食节,正好和几个朋友逛到那里,看到有一个摊位在卖热干面,于是便买了一碗,一来也是有几天没有吃热干面了,心里有点欠不过,二来是想尝尝伟大首都的热干面是个什么味道,但是吃了几口就实在是吃不下去了,因为热干面里加的不是小葱,而是大葱,后来才知道,那个季节北京没有小葱,只有大葱,而老板认为小葱和大葱没什么区别。还有一次是在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当时是去马街书会采风,在马街书会的集市上见到有一辆农用车上面赫然写着“武汉热干面”,看起来十分正宗的样子,于是便买了一碗,和在北京的结果是一样,吃了几口就实在吃不下去了。那碗面里放的根本就不是芝麻酱,而是花生酱,吃得满口黏糊糊的,无法下咽。这两次不爽的遭遇也导致我以后在外地绝对不吃热干面了,即使是再欠,也要熬回武汉再吃。
光阴流逝,时世变迁,热干面也随之而起了一些变化。佐料增加了,“勾头”也多了,不再是原来那纯粹简单的几样,加入了鸡精、酸豆角、腌菜、大头菜丁,还加入了卤水。还可以另外加钱买卤牛肉卤鸡蛋等,搭配着一起吃,让热干面也上了档次。蔡林记、鹏记热干面、麦香园等商家用连锁经营的模式开店,遍布武汉三镇,甚至全国各地。有厂家还开发出来方便热干面,方便携带运输,即泡即食,已是行销世界各地,以解海外华人,特别是武汉人的思乡之愁。
当年一毛钱二两粮票一碗的热干面如今已经卖到了四元一碗,物价上涨成本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弄虚作假。现在掸面的工作基本上都由面制品加工厂来完成了,省得起早床干活,而且按量下单,避免积压。至于说水切面里是否加入的吊白块之类的化学品就不得而知了。芝麻酱掺入了花生酱,使得热干面失去了清澈的爽滑,变得浓稠难堪。可就是如此也依然抵挡不住武汉人对热干面的那份情怀。我参加工作后曾经出差,回武汉,第一件事情就是吃一碗热干面,海外同学回来的第一餐也一定要吃热干面,有的一次还要吃两碗,在汉期间也是每天热干面过早,坚决要把瘾过足。
你是不是觉得我写得还差点什么?对的,吃热干面的时候,有钱的配上一碗蛋酒,钱少的配上一碗清酒,那才是最合适不过了。不过我喜欢吃完热干面以后,找师傅要过勺子,在抄面的大铁锅了舀上一瓢烫热干面的滚滚热水,涮涮沾满芝麻酱的空碗,把面汤稀溜溜的喝下去,美味,省钱。
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说,可以喜欢一个人而喜欢一座城。我身为异乡人,成长环境、生活习惯、方言和武汉人不尽相同,可以说从小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是武汉人,就好比是一开始并不喜欢吃热干面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喜欢上了热干面,喜欢它的香气四溢,喜欢它的干而不燥,喜欢它的滑而不腻,喜欢它的劲道爽口……我在武汉工作生活了五十多年,亲人同学朋友都在身边,都是那么的亲切,一山一水,一街一巷,都是那么的熟悉,很自然地也慢慢地喜欢上了武汉,也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武汉人了。
最后做个广告:中山大道一元路路口,武汉市第十六中学对面有一家“庞记热干面”,他们家的热干面在武汉市肯定可以排进前十名的,经常去吃的除了周边的邻居街坊,还有很多出租车司机,当然也有慕名而去的外地游客了。她家的热干面是如何的好,不需要我在此赘述,你亲自去尝一尝就知道了。她家是全年天,每天24小时营业,随去随吃。顺便提醒一下,你去的时候,那个站在那里帮你往热干面里加作料的就是我同学,你向她提我的名字,免单的事情你就别想了,但她肯定会多给你一瓢芝麻酱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