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这口不服输的劲儿,在火里雨里,武汉人端着热干面的碗,挂着面窝的袋儿,排着豆皮的队。他们火辣地生活着,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武汉有多狠?
武汉40度高温,你一下飞机,立刻嗅到了中暑的征兆,于是转身买了回程票回家。
当然,这是个段子,但武汉的环境,就是这么刚。
夏热冬冷,夏天的热,比很多地方都酷热难耐;冬天的冷,能够冻到人骨髓里,恐怕连东北大汉都难以抵抗。
但武汉刚,武汉人更猛!
即使在三伏天,武汉人依然在户外排队买油条面窝。
师傅在油锅旁边大汗淋漓地炸,食客们也在油锅旁汗流浃背地等。
然后,他们拿着滚烫的油条面窝,在滚烫的烈日下,边走边吃。
即使在三九天,武汉人也能赤着胳膊,一头扎进冷到刺骨的长江水中。
在这种环境中,武汉人生存下来了,还很满足。
有人说,武汉人是连下油锅都不怕的。
按我说,何止连下油锅都不怕,大武汉怕过谁,熬过夏天热死冬天冷死,下场暴雨还洪涝的人,谁也不怕了,狠得很。
〈〈图片可左右滑动〉〉
图片来源
摄影师张建忠
01「万武汉人,用生命在过早」
武汉的猛,是一种真实。
武汉大概是全国最早睡的城市,因为他们要早起“过早”。
其实,他们不过早,也会早睡,毕竟武汉公交的末班车最早是傍晚6点半,武汉没有夜生活,不早睡,要搞莫丝阿(武汉话,做什么)。
过早,在武汉方言里,叫吃早饭。
在中国,特别重大的节日,我们才会用到“过”,比如过年。
你能瞧出,武汉人的每个早上,都像在过年一样。
图片来源
武汉市旅游委
过年就得丰盛,武汉过早花样特多,一个月包你不重样。
武汉人掰手指算了一下,有老通城的豆皮,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香,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汰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
数下来,80多种,何止一个月不重样,两个月都吃不完。
作为早餐之都,武汉的本事,就是煎、炸、蒸、粉、面、酒,随你挑。
你没看错,武汉的过早配酒了。
热干面配桂花酿、糊米酒、蛋酒,简直绝配。
过早就得重视,风里,雨里,40度高温里,必须早餐店门口见!
过早就得快!跟广州早茶的悠闲不同,武汉过早讲究随意和快。
随意到什么程度?
在桌子上吃不带感,要趴在凳子上吃。
在店里吃不自在,要蹲在巷子、马路边吃。
图片来源王凯kkw
快到什么地步?
走着吃,走得越快,吃得越香,更带感更自在。
不光面窝、烧梅(武汉方言,烧麦)这些干的可以边走边吃,就连热干面、牛肉面也能一边走路一边朝口里扒拉,三下五除二,一碗面就下肚,满足!
这种姿势,全国没几个城市人能做到。武汉人过早的姿势,真的不要太猛了,猛得太真实,太会过日子了。
看到这,有人又会觉得,武汉人过得也太糙了吧?太市井了。
你还真说对了,糙真是大武汉人的特点,不是缺点。
但这种糙不是粗糙,是真实地过生活,是真实不假装!
武汉人,装不起来。
都是差点在热死和冷死的边缘度过的人,再矜持点,哪能活得这么出彩呢?
作为一国之中,武昌起义推掉清*府、差点成为首都的城市,武汉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在自己最舒适的地方活得最真实,最自在。
所以,有人说,武汉是活得最真实的城市。
图片来源
纪录片《城市24小时》
02「过早不是享受,猛并快乐着」
武汉的猛,是一种迫不得已。
其实,早餐对每个城市都很重要,为什么偏偏是武汉把吃早餐当成过年呢?
环境所迫。
还是拿武汉早点来举例吧。
要说早餐之都最受宠的,可不是热干面,而是豆皮!豆皮征服了所有嘴刁的武汉人。
图片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老话说得好:“一碗热干面杀百*,一锅豆皮烫神仙。”
豆皮可不是豆腐的皮,它蛋皮极薄但口感焦脆,下面还卧着糯米饭以及鲜菇、鲜笋、鲜肉丁。
一看这配料,保准管饱!还能管很久。
听到这,有人拍桌:我知道!这就是蛋包饭、糯米饭团嘛!
武汉人表示不同意,这不一样!武汉豆皮师傅做的豆皮才叫豆皮,其它人做的都是蛋包饭!
“嘿嗬”一声,豆皮师傅将米浆摊在热锅上,接着加一层蛋液,蛋液开始在滋滋作响的锅中显山露水。
“脆了脆了”在一旁排队的食客们吞了吞口水。
豆皮师傅一边唱着歌,扭着腰,一边铺上糯米,撒上其它配料。
“饱了饱了”食客们看着满满当当的糯米和配料,心满意足。
还没完,师傅还要在糯米上滚三滚,然后捏住蛋皮的两个角,抡一圈,豆皮金*色的一面就出世了。
师傅模仿法国大厨的手法,从高处往豆皮里撒葱花,这块馋了一排食客的豆皮才算完成。
图片来源
纪录片《早餐中国》
豆皮师傅做豆皮的过程,也是武汉街头的表演艺术,看他们做饭能消解早起的起床气。
食客端着刚出炉的豆皮,甩开额头汗水,以最快的速度,边走边吃,还在心里呐喊着:这才是武汉的灵*!武汉之光!
一秒征服武汉人的豆皮,成了年年热死一次冷死一次却继续快乐活下去的原动力。
把过早过成了年,是几百年前武汉地区的食客带起来的。
图片来源
纪录片《城市24小时》
这群食客要去码头搬重货,要去走街串巷做生意,起得早,出门早,没时间在家里做早餐,得出去买。
久而久之,各种早餐铺就在巷子里开起来了,每家每户都不一样。
他们干的都是力气活,必须吃多吃好,肉吃不起,那就糯米豆制品粉面等重油高热量东西都吃上,能顶多久是多久。
这时又有人会问,重油重盐高热量,这也太不健康了吧?
那时候环境穷,没办法,总得吃饱好干活。
能吃饱能干活,其它都是浮云,这是武汉人对自己狠的地方。
话说到这里,还是有人会问,哪里的豆皮最好吃?答案是,武汉人家里楼下。反正不是户部巷。
图片来源
武汉市旅游委
03「武汉公交车,够快够狠!」
武汉的猛,是一种高效。
刚才排队买豆皮的食客里,有一部分是公交车司机,早上5点去买豆皮,吃饱了,好飙车!
网上一直流传,武汉公交车司机车速快,刹车狠,停车准,是F1赛车手里淘汰了才来当司机的。
这种说法不对,是司机在武汉公交圈里被淘汰了,才去当赛车手的。
图片来源
上流UpFlow
武汉公交车风靡全国,除了过早,坐公交车也成了武汉旅游必选体验项目之一。
说个皇牌项目吧,路。
路,是武汉公交圈的霸主,是传说人物。
转弯不刹车,油门踩到底,下桥不减速,全程16公里,30分钟路程,司机只要7分钟,快准狠送你到达。
所以,在武汉人心里,如果上班快迟到了,一定要去坐公交!
决定要坐公交的人,刚买的豆皮一定不敢在车上吃。
因为,车速太快,没抓稳把手,先不说你手里的豆皮会被甩出去,连你自己也会从后门甩到前门。
被甩的武汉人此时会发自内心地来一句:“个斑马!”(武汉人口头禅。)
所以,一上车的人,第一时间,不是掏出手机玩,而是紧紧抓住扶手不撒手。
于是,因为车速太快,刹车太猛,你会看到:
有人握着吊环转了三个圈;
有人屁股飞起来离座位20多米;
有人摇了起来,扶着栏杆,仿佛在跳钢管舞。
目前,武汉公交车已经成了全民健身房,只要两块钱,给你块的健身房享受。
除了健身房,公交车还是快艇,就算暴雨把武汉倾倒,公交车司机还是会把你安全送到公司。
即便司机操作猛如虎,武汉市民还是一如既往相信司机。
因为据最新的交通报告显示,公交车的出事率很低。
武汉公交司机出了名的狠中带稳,技术狠,心态稳。
为什么就武汉司机开车特猛呢?
在八十年代,武汉公交实行承包制,往返次数越多,载客越多,工资越高。
当时没什么钱,行业竞争压力也大,为了养家糊口,司机们猛练技术,追求快狠稳,高效完成工作。
路就是第一批实行的司机,才有了霸主的称号。
车速开得这么猛,油门踩得这么狠,这下你也能理解为什么武汉人早上一定要吃得特别好了吧?
即便司机开车稳,但为了更安全,公交公司还是要控制一下司机的速度。
于是,他们在公司买了赛车游戏机,让这些车神上班前能过过手瘾,减减压,上班后就不会手痒飙车了。
图片来源
中新网湖北
04「武汉人的猛,源自不服输」
武汉的猛,终究还是因为不服输。
在湖北,不服输叫不服周,自然也成了武汉人的口头禅。
在周朝,湖北叫楚国,湖北人是楚人。
楚国老大熊绎为周天子卖命,天子看不起楚国,居然只封了最低等的职位给他,还让他去看火,把他当奴隶。
楚人知道后,大喊“不服周”,然后开辟山林,自力更生。
50多年后,周天子看到楚王这么发达,想碰瓷捞点钱,结果被楚人打死。
多年前,湖北地区的人已经这么猛了,武汉人更是延续了这种骨气。
多年后,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清*府的第一枪,两个月内,18省的人响应湖北佬,共同拉开了辛亥革命。
湖北地区的人还是这么猛。
从那以后,武昌、汉阳、汉口组成武汉,这才有了武汉人。
武汉成了近代工业发源地,每个武汉人都兢兢业业,跑着吃早餐,闯出了“东方芝加哥”的名号。
就当所有人以为武汉能成为首都时,武汉落选了。
按易中天的话来说:
“武汉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应该能成首都。”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一句话概括,大武汉处于一国之中,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武汉当首都的潜力大着呢。
但还是落选了,武汉服这个决定,但不服输。
带着这口不服输的劲儿,在火里雨里,武汉人端着热干面的碗,挂着面窝的袋儿,排着豆皮的队。他们火辣地生活着,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图片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05
武汉猛,同时也豪迈,也浪漫,毕竟武汉人吃烤红薯也要拿勺子吃,一点都不觉得“苕”(武汉方言,傻)
这股豪迈和浪漫,得益于长江和樱花。
长江给了武汉人自由和无拘无束,樱花给了他们惬意。
在古代诗人眼里,武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在当代诗人眼里,武汉“一夜雨,轻的落在长江上,重的落在*鹤楼。南湖风起,珞珈山的樱花落地成雪”。
图片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在大武汉人眼里,武汉能随地过早,能泡长江,能飞公交车,能吃烤红薯,足矣!
就像武汉作家方方所说,把全世界的城市都放到我的面前,我却只熟悉它,相看两不厌。
它就是大武汉。只能是大武汉。
图片来源
纪录片《城市24小时》
参考资料:
刘博:《武汉,一条英武的汉子》
方方:《行云流水的武汉》
方方:《武汉人》
WHatplus:《武汉人的阿飞正传》
易中天:《读城记》
九行:《武汉为什么是一座“不三不四”的魔性城市?》
知乎
TOOP精选:《武汉:热死日本人、杀过周天子,一座永远不服周的城市》/今日作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封面图片来源
摄影师张建忠
本文由国馆原创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