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客户端-11-:15:48
□胡自会
一位朋友多年前就对我说:“王岗的豆腐在驻马店恁出名,你咋不写篇文章介绍介绍呢?”今天我终于坐到电脑跟前,给朋友交这篇作业了。
王岗镇位于汝南县东南方向,距城25公里。这里因有先秦时期的安城遗址,历来被人们所熟知;而王岗的豆腐出名,两者则不可同论。相同的,无非都是“出名”二字。厚重的历史,笔者“掂不起来”;鲜活的现实,譬如磨豆腐之类,作为王岗人,我颇有经历,弱弱地说说还是“力所能及”的。
王岗的豆腐出名,食客共知,自不待言;王岗的豆腐是以前营的豆腐为代表,则很少人知。本文要写的“王岗的豆腐”,实际上就是前营的豆腐。
老汝河有一条大河汊子流经王岗,把一个叫“营子”的村庄一分两半,形成前营、后营两个自然村。人民公社时期后营是大队,辖五个自然村十个生产队,前营分七、八、九、十四个生产队;王岗村村都有人家会磨豆腐,而前营四个生产队除七队外,则家家都会磨豆腐,技艺最精的是九队,这在当地人人皆知。
王岗的豆腐渊源很深,形成规模、声名远扬是在人民公社时期。“一清川,二*渊,黑脸的豆腐数老三”,这句顺口溜是给王岗地方三个老豆腐匠的排名,也是给食客的指南。
清川,叫胡清川,是前营九队的。*渊,姓*名渊,是王岗八队的;黑脸,叫胡黑脸,是前营八队的。广告促销产生高效,不仅仅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集体时期也是一样。王岗街逢双集日。每到逢集,市场行情跟顺口溜描绘的一点不差:清川的豆腐卖不完,*渊的豆腐没人买,*渊的豆腐买不完,黑脸的豆腐没人买,黑脸的豆腐没卖完,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豆腐就别想开秤!前营九队的豆腐数第一毫无争议。
当地的老百姓说,前营九队的豆腐好,是因为九队有一口井。用这口井里的水磨出来的豆腐,软、嫩、滑、柔,筋、香、鲜、纯——九队豆腐的口感和味道,外村是学不来的。九队豆腐的这串美誉,都是在它卖出名了以后人们演义的;真正学不来的,还是九队,尤其是胡清川的磨豆腐技术。
磨豆腐大抵有选豆、泡豆、碾浆、吊渣、煮浆、点膏、上箱、榨水等八道工序。其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在泡豆、点膏、上箱三个环节。
泡豆,包括选豆子在内,如果豆子的质量不好,神仙也磨不出好豆腐。泡豆子的关键在时间,时间的长短要根据豆子质量、特性的不同以及四季的室内温差灵活把握;短的六七个小时,长的有时可超过十个小时。泡短了,影响出豆腐的量,泡长了,有可能把豆子泡坏。
点膏,是磨豆腐的核心环节。前营人点豆腐自古至今只用石膏一样,从来不用卤水或其他乱七八糟的化学制剂。石膏买回来的都是“大石头块子”,在村上的石臼内捣碎、过箩,制成石膏面儿才能使用。点石膏的时候非常讲究。其实就是在煮沸了的豆浆中加入石膏面儿。之所以叫“点”,不叫“加”,说明有技术含量。石膏的量是依据豆浆多少决定的。点多了少了都不行,“后果很严重”:少了不成脑儿,多了脑儿就老。点石膏还不单单是把石膏面儿点进去的事情,点进去石膏面儿后,还必须用特制的木筢子搅拌一下,搅拌的方向、轻重、次数又非常关键。如果是做薄豆腐(千张),豆腐脑需要嫩许多,大约搅拌三五筢子就可以了,搅过之后,还需要拿一只勺子,在豆浆里沾一下,看看粘在勺子上的豆浆呈现的颗粒大小,距成脑儿还差不差“火候”。差了,再搅一筢子,不差,千万不可再搅。如果是做厚豆腐(前营人只做“二薄”豆腐,有一指厚,外村、外地人做的成坨的厚豆腐,被前营人耻笑为“懒豆腐”或“老豆腐”,他们从来不做),大约要搅拌七八十来筢子,最后也要用勺子是看“成色”。夏天是豆腐最难磨的季节,点膏后搅拌,多一筢子老了,少一筢子嫩了,非常难以把握。因为豆腐脑儿的老嫩,直接影响着豆腐的质量。村上的人说胡清川的一个徒弟,受批评后跟师傅*气,点膏后用筢子在豆浆里很搅,很搅,结果豆腐脑儿在缸里就变成豆腐了,等榨水后虽说出的豆腐还能吃,但已经不是“前营的豆腐”了,从那以后,清川就不承认他是徒弟了。
上箱,就是把豆腐脑儿装进木制的方盒形模子里,然后进行榨水。之所以说上箱技术含量高,是因为它关系到成品豆腐精致的程度。做二薄豆腐,用瓢或者大碗舀脑儿,只要把隔布(俗称“条子布”)摊平,一张一张地添脑儿折叠,再添脑儿,再折叠,大致均匀就行。做薄豆腐,则需要用竹把子(一种炊具)先把脑儿搅碎,然后用大勺子或小碗舀脑儿,隔布折叠时要求很高,边儿,尤其是角,一定要包裹严密,尽量不要让它漏脑儿。漏脑儿了,揭豆腐时就非常麻烦——不易保证一张豆腐的完整。胡清川的豆腐质量好,连*渊和胡黑脸都比不上的,除点脑儿之外,主要差距就在上箱上。
前营九队人夸胡清川怎么夸?“如果老爷子亲自泡豆、点膏、上箱,磨出来的豆腐能给皇帝当贡品!”清川的豆腐到底怎么样?论薄豆腐,能做到“八个头、九个头”(一个头就是一斤,一个就是一张),*渊、黑脸的只能做到六个头、七个头。论厚豆腐(二薄豆腐),清川的豆腐炸豆腐泡起泡儿快,且不裂口;厚豆腐一斤左右,捏住角就可以掂起来。*渊、黑脸的豆腐也筋道,但就是在清川跟前不炫耀。大集体时人们都是拿个手绢到供销社买盐,有时候忘记带手绢了,就到胡清川的豆腐摊儿上买两张薄豆腐代替手绢,买一斤大籽子盐包住,掂到家豆腐也不会烂。集市上无论是油条摊儿还是馓子摊儿,只要放上一叠胡清川的薄豆腐,比做广告还灵验,“薄豆腐卷馓子(油条),一口气能吃八卷子”,买馓子的络绎不绝,卖馓子的递都递不及。所以,前营的豆腐出名,最出名的就是薄豆腐。
农村实行土地联产责任制以后,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后节奏加快自然加快。上世纪80年代,年轻一代除了把磨豆腐的石磨改成了打浆机,其他工序还依然如故。“打”出来的豆腐,虽说赶不上石磨磨出来的味道纯正,但基本上还保持了原来的风格。所以,以前营为代表的王岗的豆腐还依旧广受食客青睐。我就亲耳听驻马店人说,到王岗的餐馆吃饭,顾客不用交代,老板就会给你上两盘烧千张。你不问,他也不解释;如果你要问,老板会补上一句“放心,前营的”。你点的一桌子菜,鱼肉荤腥、山珍海味可能剩下,老板“送的”那两盘烧薄豆腐一定会吃得干干净净。
所以,驻马店人逢年过节还要准备王岗的豆腐上席面,那算是对了!
王岗的三个老豆腐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先后下世。传承他们磨豆腐工艺的大徒弟现在也都七八十岁了。笔者知道胡清川的手艺传给了胡小魁,胡小魁的手艺传给了胡乐始和胡小好;*渊的手艺传给了何国,何国的手艺传给了何伟和何强;胡黑脸的手艺传给了胡小兵、胡今尚和胡节书,胡小兵的手艺传给了胡广汉和胡广海。现在,前营的豆腐以胡乐始、胡小好、胡小峰、胡小力、胡效理最为出名。
磨了一辈子豆腐,如今已经72岁的胡乐始身板依旧很硬朗,每天磨一桌(桌,特定量词;一桌豆腐大约15公斤大豆)豆腐,包括出去销售,还很轻松。只是靠近春节,销售量大了,身体才有些吃不消。今年国庆、八月十五双节,我回老家买豆腐,问胡始乐:“咱前营的豆腐为啥质量一直保持的那麽好?”他先说:“简单。你打听一下,咱庄上谁的豆腐店里出过豆皮儿(即豆筋),有没有人会挑豆皮儿?”是的,“前营不卖豆腐皮儿”,全王岗人都知道。胡乐始又说:“前营的人笨啊,人家都会往浆里加药(指使用各种化学制剂),咱不会。‘石膏点豆腐’,离开石膏,我就不会做豆腐了。往浆里加药,咱压根儿就不学,直到今天,别说学,见都没见过——学它干啥,坏良心!”他的话不禁让我想起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本省一个几朝古都,因普遍使用吊白块,工商部门在全城“收缴豆腐”的事件。磨豆腐,老家人始终采取“古法酿制”,弥足珍贵!
王岗的很多家户靠磨豆腐过上了殷实的生活,这是勤劳的家乡人的应得回报。可贵的是,王岗人磨豆腐,在传承和淬炼着传统技艺的同时,不仅让豆腐这一传统美食“发扬光大”,而且坚守了老祖宗诚实守信、不欺不诈的优秀品质。
品尝王岗的豆腐,好味道;结交王岗的人,很厚道!
(年11月18日于重庆)
天中晚报原创文图(视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经授权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