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林海音在书中写道:「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作菜作汤,配荤配素,无不适宜;酸甜苦辣,随意所欲」。
凭着小小一方豆腐,就能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左右逢源,云南石屏豆腐皮更是个中翘楚。
在云南,豆腐只分成两种:豆腐和石屏豆腐
豆腐柔韧变通的适应性,在古城石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色泽金*,油光发亮
绵密细腻,质地均匀
富有弹性,嚼劲十足
随着调料和制作方法的变换
石屏豆皮随意切换
自己的形态和味道
游刃有余地调控你的味蕾
掌握你的味觉
石屏豆腐皮,在云南久负盛名
是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区石屏县的特产
作为有特色的地方食品
石屏豆腐皮被国家授予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石屏县“北门”牌豆制品系列
始于年
被石屏县人民*府授予“豆腐人家”称号
也是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集
《转化的灵感》拍摄地取景工厂
有一则关于豆腐皮的传说:清朝光绪年间,石屏出了个姓罗的武状元,为慈禧做四品佩剑侍卫,一次回乡返京时把豆腐皮献于慈禧,慈禧吃了连声说好,遂为贡品。
石屏豆皮颜值很高:色泽金*,油光发亮,绵密细腻,质地均匀,石屏豆皮的口感没有石膏豆皮的腥味和苦涩味,它散发着都豆汁的鲜香,入嘴柔嫩爽口。
石屏豆皮的制作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每逢年过节的时候,石屏人就开始忙碌的制作豆皮,被当做赠送远方来客的上等食材。
做豆腐皮是个很复杂的工程:选豆、去皮、浸泡、磨浆、过滤、浆、成膜、揭皮、晾干、熬浆、上浆、烘烤、摊凉、包装、成品。一方水土养一方美味,石屏豆腐皮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这里的每一步都有讲究。
走进云南石屏生产基地,瞬间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一片片金*色,正是运用石屏豆皮传统工艺制成的。
好水是关键
做豆腐,除了好的豆主要看水,水质好不好决定了豆腐的风味和口感。
石屏县城绿水环山,景色秀丽,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水源,其他地方的豆腐一般都是用石膏或盐卤点制,石屏豆腐是用古井酸水点制而成的。
石屏井水有甜、涩、酸、淡之分,淡水用来清洗豆子;甜水用来泡豆子、磨豆浆、制豆腐皮。酸涩之水大多用来点豆腐,这样精细准确的使用划分,让石屏的豆腐皮比别处更加清甜、细嫩、爽滑,而且没有豆腥味。
用此酸水点制的豆腐不含杂质,且质地柔软、易消化吸收,因其独特的点制工艺,曾引来文人雅士咏以诗词歌赋赞之:“磨砚流玉乳,泉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
令人叫绝的是,这种“酸水”离开石屏无论如何也点制不出豆腐。曾有人用此“酸水”,请石屏的师傅到外地点制豆腐,但试了无数次都未成功,有人戏称石屏豆腐是带不走的石屏专利。
精选当地老种*豆制作
他们用的豆子是当地产的老种*豆,这种豆子个头小但是出浆率很高。首先将*豆磨至米碎除壳,淘洗干净,并根据不同季节和水温,掌握适当的浸泡时间,磨豆腐,还是用的手工石磨,磨出的豆浆更细更香。
煮沸、过滤,再煮沸,以"酸水"点浆成脑,最后定量压榨成型。而一层一层压出的豆皮,双手抓住边缘猛地撑开,金*色的豆皮会随着力道起伏几次,豆香四溢,宛如一张富有弹性的网。
匠心传承工艺:蒸制豆腐皮
制作豆腐皮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蒸制豆腐皮。需要把豆浆一瓢一瓢倒入蒸制豆腐皮的气锅上。这样蒸制35分钟到40分钟左右,如果豆腐皮局部过薄的话应该加点豆浆,待到豆浆结成块就可以揭起来晾干,晾干的豆腐皮就可以包装上市了。
这样遵循传统工艺制成的豆皮光泽鲜亮,泡发之后外观完整,不易断、不易烂,而且厚实浑润,有弹性,泡出来的水没有杂质~
豆腐皮的食用价值
石屏豆皮营养丰富,蛋白质达40%以上,是牛肉的2倍,大米的6倍。也是素食界的上等佳品,属于老少皆宜的好食材。
石屏豆腐皮看起来特别不起眼,干巴巴的。当它泡过温水后,再来做菜,就神了。感觉像豆腐皮还了*儿,水灵起来了,它不仅保存了豆子的原始滋味和浓厚豆香,配以佐料,也越发香味扑鼻,吃到嘴里更是鲜香十足,感觉吃的是一口满满的“肉”,软软嫩嫩,吃腻了大鱼大肉,可以换个素肉尝尝哦。
每一片都金*油亮,细腻均匀,品质是一等一的好。
石屏豆腐皮油光发亮,质地均匀,摸起来滑滑的很细腻,泡开后厚薄均匀,不会有泡不透的地方。用温水泡软到发白,再用清水冲洗1、2次,软化的豆腐皮和素菜一起吃清新爽口,和荤菜一起吃开胃解腻,烹饪得当,真是比肉还要好吃。
每种做法都能将它的营养与鲜美发挥的淋漓尽致,切丝、撕小片或者直接整片烹煮,都是一道美味佳肴!
更多吃法……